美军声称蜂群无人机可围攻055驱逐舰,南昌舰舰长给出回应
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2015年,美国首次公开了“蜂群无人机”项目,声称500架自杀式无人机能够围攻中国的055万吨大驱逐舰。
而彼时的南昌舰舰长于涛却一脸笃定:“我们已经进行过针对蜂群无人机的防御训练。”美军的毒计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但未来的科技战谁能占得上风?这场“蜂群”对“万吨大驱”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大洋上的较量
2015年,美国军方首次展示了代号“LOCUST”的低成本无人机集群技术,这套被称为“蜂群无人机”的系统迅速引发外界关注。
美军设想,500架以上的蜂群无人机可以围攻中国055万吨级驱逐舰,让这艘现代海战利器陷入苦战。
然而,055驱逐舰舰长于涛却显得信心十足。他公开表示,中国海军已经进行了针对蜂群无人机的反制训练,且055驱逐舰装备的1130近防炮能够轻松应对这些“飞行蚊子”。
一场关于未来海战技术优劣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蜂群无人机的技术蓝图
2015年LOCUST项目的推出,标志着美军在无人机战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种蜂群无人机的特点在于其数量优势和灵活性——通过人工智能协同作战,蜂群可以执行侦察、电子战、自杀式攻击等多种任务。
在实验室的演示中,几十架小型无人机从发射平台弹射升空,随后迅速形成战术编队,按照预设路径逼近目标。
实验的重点在于测试这些无人机的协同作战能力,它们可以互相通信、自动避障,还能实时调整攻击策略。然而,蜂群无人机也有明显的短板。
其攻击距离依赖近身碰撞,这意味着它必须突破目标的防御圈,而自杀式攻击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通常只有每小时60至200公里,这在现代海战中几乎算是慢速飞行。
055驱逐舰的反制能力
而中方的055驱逐舰又是什么样的呢?
055驱逐舰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驱逐舰之一,其强大的防空能力是中国海军的骄傲。
这艘万吨巨舰不仅装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还配备了1130近防炮。
这款近防炮能够在5公里的作战半径内,每分钟发射上千发弹药,足以形成密集弹幕,拦截任何来袭目标。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雷达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俄罗斯军舰在俄乌冲突中面对无人机攻击时的捉襟见肘,055驱逐舰的雷达可以同时锁定上百个目标,且具备强大的低空探测能力。
于涛舰长曾在纪录片中透露,南昌舰多次模拟针对蜂群无人机的攻击场景,训练重点包括如何通过雷达快速识别目标、分配火力,以及近防炮弹幕对蜂群无人机的拦截。
蜂群无人机的成本与可行性难题
美军计划通过蜂群无人机实现“分布式杀伤”,即以数量压制防御。
然而,这种战术的最大问题在于成本。
一架自杀式无人机的单价如果达到50万美元,那么500架无人机的成本将高达2.5亿美元。而且,美国目前即便是最基础的军用四旋翼无人机,价格也高达9万美元。
如此昂贵的成本,严重限制了蜂群无人机在大规模作战中的应用。
反观中国055驱逐舰的近防炮,每发弹药的成本仅几百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即使美军蜂群无人机以数量取胜,其成本效益也远低于055驱逐舰的防御系统。
此外,海战的战场纵深往往达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这对于需要依赖短距离攻击的蜂群无人机来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难题。
美军“沉默蜂群”测试
近年来,美国在无人技术领域的投入不止于LOCUST项目。
“沉默蜂群2024”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蜂群无人机与无人艇的联合作战能力。
在这场测试中,10艘无人艇以“静默式”部署环绕目标,通过搭载的电子战系统进行电磁干扰。
与此同时,无人机蜂群在空中进行侦察、通信中继和佯攻。美军试图通过这一测试将“分布式杀伤”与新域作战理念相融合,从而形成更灵活的无人作战体系。
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仍然存在致命缺陷。
一方面,无人技术在复杂战场环境中的可靠性尚未经过实战检验;另一方面,这种战术对高效数据链的依赖,使其容易受到强电磁干扰的影响。
面对一支具备先进电磁战能力的对手,这种依赖性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未来无人技术的海战前景
蜂群无人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海战技术从传统的“钢铁对抗”逐渐转向“智能博弈”。
但目前的技术局限性让这种新战术更适合于陆战或小规模冲突场景。相比之下,中国055驱逐舰的强大防御能力显示出传统舰艇在现代化升级后依然具备压倒性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美在无人技术领域的较量将愈演愈烈。
未来,或许蜂群无人机将通过技术革新克服现有瓶颈,而中国海军也会继续完善其防御体系。
正如于涛舰长所说,“战场上的胜利永远属于做好准备的一方。”
上一篇:魔兽世界:WLK奥杜尔最值得入手的225装备,你喜欢哪一款?
下一篇:没有了